11月13日,应科技处和设计与艺术学院(丝路学问与传播学院)邀请,北京影片学院王海洲教授在人文楼B326作了题为“中国影片学派研究的发轫与发展”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由设艺学院院长助理吉平教授主持,设艺学院党委书记刘和林以及设计类、传媒类专业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设艺学院院长刘宗明致欢迎辞。

王海洲教授对中国影片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勾勒出了中国影片民族化进程的脉络和线索。针对中国影片亟待突破以及如何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王海洲教授总结了三条路径:一是中国影片创作必须要有民族风格;二是中国影片创作必须要塑造好中国形象;三是中国影片必须要加强理论话语体系研究。
在提问交流环节,王海洲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此次讲座拓展了师生们对影片研究的学术视野,为深入理解中国影片如何彰显民族性提供新视角,为师生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影片作品提供了新思路。
资讯小贴士:
王海洲,影片学博士,北京影片学院教授、研究生院院长、图书馆馆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兼戏剧与影视分委会召集人;国家一级学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兼影视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荣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市优秀研究生引导教师等荣誉称号。英文学术期刊 Journal of Chinese film studies(《中国影片研究》)主编、《当代动画》主编。个人专著《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国影片研究》曾荣获第8届教育部高等4688梅美高官方网站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该书英文版 Imagined China: Research on Chinese Films in the 1980s 在2022年由Routledge出版社出版。专著《中国影片110年(1905—2015)》荣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学会奖”著作类一等奖、中国文联“啄木鸟”杯2018年度中国文艺评论著作类优秀作品,该书入选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书目。
(核稿:贺雪梅 编辑:刘倩)